双服务器(香港+美国)智能中转配置备忘录
目标:利用香港服务器作为主入口,实现低延迟访问。同时,将特定网站(如 OpenAI, TikTok)的流量,自动通过香港服务器中转至美国服务器,以解锁内容。
第一步:美国服务器(落地机)配置
此步骤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稳定、安全的节点,用于接收从香港转发来的流量。
- 操作: 在美国服务器的
3x-ui
面板中,创建一个新的【入站】节点。 - 推荐协议:
VLESS + TCP + REALITY
。 - 关键信息记录: 创建完成后,务必记录以下参数,下一步将用到:
- 美国服务器 IP 地址
- 端口 (Port)
- 用户 ID (UUID)
- PublicKey
- Short ID
- Server Name (SNI) (例如:
yahoo.com
) - Fingerprint (例如:
chrome
) - SpiderX (例如:
/
)
第二步:香港服务器(中转机)配置
这是整个流程的核心,包含三项关键操作:创建出站、创建主入站、配置路由。
2.1 [最重要] 创建指向美国的【出站】规则
此步骤是在香港服务器内部,创建一个能连接到美国服务器节点的“客户端”。
- 位置: 香港
3x-ui
面板 -> Xray 设置 -> 出站规则 (Outbounds)。 - 操作: 将以下 JSON 模板完整粘贴到配置区。这是整个配置中最关键的一步。JSON
{ "tag": "to-us-reality", "protocol": "vless", "settings": { "vnext": [ { "address": "【这里替换成您的美国服务器IP】", "port": 【替换成美国节点的端口】, "users": [ { "id": "【替换成美国节点的UUID】", "encryption": "none", "flow": "" } ] } ] }, "streamSettings": { "network": "tcp", "security": "reality", "realitySettings": { "serverName": "【替换成美国节点的SNI】", "fingerprint": "【替换成美国节点的Fingerprint】", "publicKey": "【替换成美国节点的PublicKey】", "shortId": "【替换成美国节点的Short ID】", "spiderX": "【替换成美国节点的SpiderX】" } } }
- 修改: 将上述 JSON 中所有
【...】
的占位符,替换成第一步中记录的美国服务器参数。"tag"
的值to-us-reality
建议保留,后续路由将使用此标签。 - 保存配置。
2.2 创建供客户端使用的【主入站】
此步骤是创建一个让您的手机、电脑等设备连接的入口。
- 位置: 香港
3x-ui
面板 -> 入站列表。 - 操作: 像平常一样,创建一个新的入站节点(协议任选,如 VLESS/VMess)。
- 记录: 保存此节点的分享链接或参数,用于客户端配置。
2.3 配置【路由】规则,实现智能分流
此步骤是配置服务器的“交通规则”,告诉它如何处理不同目标的流量。
- 位置: 香港
3x-ui
面板 -> 路由设置。 - 操作: 添加以下两条规则。规则一:OpenAI 流量分流
- 在
Domain
字段中,填写:geosite:openai
- 在
Outbound Tag
字段中,填写:to-us-reality
- 所有其他字段留空。
- 保存。
- 在
Domain
字段中,填写:geosite:tiktok
- 在
Outbound Tag
字段中,填写:to-us-reality
- 所有其他字段留空。
- 保存。
- 在
第三步:客户端使用
- 连接: 在您的所有设备上(手机、电脑),配置并连接到第二步 2.2 中创建的**香港服务器【主入站】**节点。
- 验证: 连接后,访问普通网站(如 Google),IP 应为香港;访问 ChatGPT 或 TikTok,IP 应为美国。
至此,配置完成。该备忘录涵盖了所有关键步骤,可供未来快速复现。